道教所说的“超度”是什么意思?这几点要记住

1.什么是超度“超度”起源于远古巫术和古代先民的祖先、鬼神崇拜信仰,是华夏民族为寄托精神世界所衍生出的一种具体存在形式。翻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这种“信仰”活动,在我们民族文明的发展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其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籍之中。它的最大特点,是有甲骨文的记载为证,它是一个祭神致福的活动。它是由占卜、算爻开始的。用龟甲占卜称为“卜”,用蓍草占卜
  

  1.什么是超度

  

  “超度”起源于远古巫术和古代先民的祖先、鬼神崇拜信仰,是华夏民族为寄托精神世界所衍生出的一种具体存在形式。翻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这种“信仰”活动,在我们民族文明的发展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其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籍之中。它的最大特点,是有甲骨文的记载为证,它是一个祭神致福的活动。它是由占卜、算爻开始的。用龟甲占卜称为“卜”,用蓍草占卜称为“筮”为“爻”。它也是中国道教祭祀的前身。

  

  它的祭祀对象可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超度是祭炼科仪五科名目里的第三种。

  

  祭炼属黄箓仪,《灵宝玉鉴》记载:“灵宝大法,有受炼更生之道”等语,故又知祭炼科仪之源头在于灵宝法。祭炼,又称济炼、炼度,此外,更包括“度”一项。因此,祭炼实有三层含义:祭,炼,度。祭者,“设饮食以破其饥渴也”,即以甘露、法食施予所超度之亡魂,使其满足饥渴之欲。《灵宝领教济度金书》记载:“诸鬼神久处幽阴,形体饥渴,想念世间饮食,无顷刻忘。故施食一事,所以慰其想念,济其饥渴”。炼者,“以精神开其幽暗也”,即行法者通过自身之真水与真火交炼亡魂之形与神,使其形完质净。

  

  王玄真《丹阳祭炼内旨序》曰:“夫祭炼者,祭,所以祭鬼神;炼,所以炼自己也。苟不炼己,则鬼神不能升度。”度者,超度亡魂,使之往生仙界。具体而言,亡魂经法师水火之炼,得形完质净,进而依宝箓之用,便能上升天界。此乃幽魂得解脱之终途,亦为祭炼科仪主要宗旨之所系。先祭后炼。度者,乃生天之阶,故置之最末。

道教所说的“超度”是什么意思?这几点要记住

  

  超度,根据南宋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五十九记载:“夫超度者,恐恨人生于中品,孝心哀切,建立普度广济六道四生,集兹殊,超升高品。行生尸九炼。”超度是担心人只生在“中品”,孝顺父母尊长的心意悲痛、痛切,所以建立普遍度化、广泛接济六道四生的途径,集此中殊胜,使得其能超升到更高的阶品。超度是法师通过连接祖师或者道教神仙,把还沉沦在阴间的亡魂或者还滞留在人间的亡魂救拔出来,然后通过神仙接引,希望亡魂早日登东方青华极乐世界。

  

  道教超度一般供奉的主神为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通称东极青华上帝,简称太乙天尊、救苦天尊、上帝,是道教尊神,又称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太乙天尊居“东方长乐世界”妙严宫,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对于积德行善、晓道明玄而功德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

  

  2.超度的形式

  

  《太上三生解怨妙经》“尔时寻声救苦天尊,与诸侍从,巡游十方世界,化度众生,出离苦海,令归正道,不入邪宗。”正一道士一般会用灵宝济炼科,全真道士一般会用济炼焰口铁罐施食科。

  

  正一天师灵宝济炼度孤科仪載:“千千荡秽,凶恶不存;万万魔王,保命护身。玉清荡秽天尊。大道洞玄虚,有愿无不启,炼质入仙真,随成金刚体。太乙救苦天尊。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悉归太上经,静念稽首礼。九幽拔罪天尊。大圣庆元吉,散花礼太空,诸天并欢悦,一切稽首恭。朱陵度命天尊。稽首主,太乙救苦尊,九头狮上坐,设法度孤魂。往生神仙界。”

  

  全真济炼焰口铁罐施食科儀里的《步虚韵》載:“符命与通传,惠光照九泉。三魂朝上帝,七魄听灵篇。三途离长夜,五苦尽释愆。孽海皆息浪,闻法到人天。”

  

  一般来说超度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十方超度,什么是十方超度?十方超度即是法事设坛把附近的各类孤魂野鬼全部招过来进行统一的超度。一般大型的法会都会有这类的超度,主要作用是超度十方孤魂,功德无量。

  

  第二类是先人超度又称亡人超度,一般先人过世后还停留阴间地府,子孙后代希望先人可以脱离地狱苦早登极乐界,因此会请法师对这类亡魂进行超度。对于这类亡魂一般会用超度科。

  

  第三类是冤魂,就是一些枉死鬼、堕胎婴灵、前世的冤亲债主。这一类的亡魂比较难超度,因为往往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致使他们还滞留在人间,因此做这类的科仪法事也比较多种多样。

  

  3.超度的作用

  

  超度的作用是按照上面三种形式来说的,第一类超度一般是法师的善念,超度十方孤魂,功德无量。第二类的超度主要是希望先人早日离地狱苦海,作为子孙后代也希望先人早登极乐。第三类,被枉死鬼、堕胎婴灵、冤亲债主缠上一般很难缠,所以希望通过超度来度化亡灵。

  

  4.超度的步骤

  

  一、斋戒。

  

  《混元皇帝圣纪》云:“按诸经斋法,略有三种。一者设供斋,以积德解愆。二者节食斋,可以和神保寿。斯谓祭祝之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斋,谓疏瀹其心,除嗜欲也;澡雪精神,去秽累也;掊击其智,绝思虑也。夫无思无虑则专道,无嗜无欲则乐道,无秽无累则合道。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夫斋者,齐也,齐整三业,乃为齐矣。若空守节食,既心识未齐。又唯存一志,则口无贪味。谓兹二法,表里相资。”

  

  斋法大略有三类:

  

  一、设斋供奉,可以达到积累福德,消解灾愆;

  

  二、节食斋戒,可以和悦精神、保持健康、延长寿命,这是“祭祝”一类的斋戒法门,是中等人士所持修的。

  

  第三是心斋,疏通洗涤心灵,涤除杂染与嗜欲,能够“澡雪精神”,去除长年累积的“污秽”,能够“敲打”、启发修持者的智慧,消除烦恼的思虑。若无不当的思虑,则能专心致志于修道;若无嗜欲,则能与道同乐,《庄子》载:“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嗜欲太深则难以,又如何能与道同乐呢;涤除“污秽”、消除“牵累”,则能与道合一;能一心不二,所以称之为“一志”,这是上士所修持的。斋戒有齐整三业的功德,如果只是守持一个节食的斋戒,则并没有做到意识的“齐整”、修持。如果能达到身心“一志”的状态,自然能做到口不贪五味,身不贪细软。内外的斋戒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大戒经》云:“夷心静然,专想不二,过中不味,内外清虚是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般做法事前都需要斋戒沐浴,清静心身,这样做法事的时候才可以上达天庭。

  

  二、设坛。

  

  设坛有多方面的神效,其中之一是召请神将。《上清灵宝大法(一)》载:“建醮设坛,可召四明功曹行事。”建醮设坛,可以召请四明功曹前来帮助行事。《道法会元》:“立誓设坛,呼雷召将,”立誓设坛,若非常的精诚,可以呼雷召将。此外,设坛还有很多情况会用到。《道门科范大全集》载:“敷设坛场,祗奉髙眞,宣扬秘典。”祗奉髙眞,宣扬秘典时应该设立坛场,《金箓斋启坛仪》载:“是用虔设坛场,精修斋直,凝神涤虑,攺操革情。”精修斋直的时候,也应该设立坛场。一般设坛前都会先准备好招魂幡等旗幡,同时还需设阴阳坛,摆上亡人牌位,鲜花供果、三茶四酒,三荤四素,香宝蜡烛,米饭馒头,还得准备一些要烧的纸钱。

  

  三、登坛做法。

  

  登坛后,法师一般会先做净坛法事,然后才开始超度法事。《正一天师净坛结界科仪》载:“其诸情悃,已具敷宣,尚虑结坛之所,开启之先,未能清净。迎请师真,主盟坛席。”迎请祖师、仙真,前来主盟坛场、加持法会的进行。

  

  四、诵经。

  

  法事的中途会诵许多经文,道教中比较常见的是《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丰都灭罪经》等,如果是女子还需加《太乙救苦天尊说拨度酆都血湖妙经》。

  

  五、施食化宝。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载:“施食呪愿曰:此受食呪。一切作福田,施食最为先。见世受快乐,过去得生天。当来居净土,衣食常自然。是故今供养,普献于诸天。食遍,齐供手呪曰:香厨妙供,上献天尊,中献真圣,下及众生,普同饱满,福流斋官,如水归海。”

  

  施食呪愿记载:耕种福田的方法里,施食是最先的一个,能此世受快乐,过去之后得投生天界。未来得居住在净土,衣食常能清净自然。所以现在的供养,将普遍地敬献给诸天。香厨妙供,上献给天尊,中献给真圣,下及给众生,使都得饱满,福德如水归海,流入斋官。在法师做完法事后还需茶酒米饭撒于四周,供亡魂食用,同时也需烧化纸钱,有的人还会烧各种纸糊像。

  

  超度亡魂,让其得以超生,对法师、斋主来说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右2广告
最新资讯
右3广告